隨著松花江化工原料桶打撈進入尾聲,一場讓人揪心的安全事故終于沒再釀成環境災難。欣慰之余,7月下旬接連發生的大連輸油管爆炸、南京“7·28”爆燃、吉林化工物料桶流入松花江等重大安全事件,為我們敲響了工業防災的警鐘。
這三起事件只是各地發生的工業事故中關注度最高的典型案例。有關專家表示,我國正處于工業災害的多發期和危險期,迫切需要將工業防災提升到城市應急管理的重要位置,變“事后被動應對”為“事前主動預防”,才能降低工業事故發生頻率,把損失降到最低。
工業災害頻發暴露重生產輕安全
記者調查發現,這三起工業災害無不事發突然,短時間內大量有害物質外泄,引起爆炸和燃燒,污染區一旦形成,持續時間較長,防護難度相當之大。此次因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事故受到污染的海域面積大。據環保專家預計,事故給污染海域造成的生態危害嚴重。
事故頻發暴露出我國工業災害問題比較突出。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分析顯示,我國工業災害主要集中在石化、化工、冶金、煤礦和有色等幾個行業。特別是石化行業,其原材料及產品具有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和易腐蝕等特點,事故發生后時常會造成重大傷亡或嚴重污染。 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李杰表示,近年來,在經濟增長和招商引資等指標的壓力下,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工業生產“重建設、輕安全”現象,結果造成了“繁榮的脆弱”。
由于歷史原因,我國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危險化學品生產、儲存、經營及使用企業與居民生活區“混居”現象,這種“危化圍城”格局加劇了工業災害給居民帶來的安全風險。
發生“7·28”爆燃事件的南京原塑料四廠,位于棲霞區所轄的邁皋橋地區,這里本是一片農田,20年前開始建設多家化工廠及地板廠、石料廠、液化氣廠、加油站等,但隨著南京城市規模的擴大,工廠區聚集起大量的居民小區與商鋪。正是這樣的變遷,使得南京“7·28”爆燃事故發生在了人口密集的市區,造成重大傷亡。
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說,作為發展中國家,我國正面臨著快速工業化所經歷的城市工業災害高發之苦。“如果工業事故得不到遏制,國家形象、城市形象、勞動者健康都會受到不良影響。”
工業災害頻發源于規劃上先天不足
據記者了解,為有效預防工業事故發生,發達國家已建立了工業災害的系統防控體系,并對大量貯存和使用易燃、易爆及有毒物質的重大危害進行重點研究。比較而言,我國的工業防災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差距很大。 李杰教授說,雖然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由原化工部牽頭開展了工業防災的相關研究,但后來這項工作因為部委調整而中斷。目前在我國安全工程專業中,無論是國家一級學科還是二級學科中,都沒有工業防災的專業,“在理論上就輸給了國際先進水平。”
“工廠在設計時不清楚怎樣才符合安全需求,因為追求產量,即使發現安全隱患也繼續運行,結果必然造成工業災害的頻發”,復旦大學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五曉說,此次吉林永吉縣兩家化工廠的7000多只物料桶被沖入松花江,充分說明工廠規劃上“先天不足”。
據專家介紹,目前國際先進企業大都建立了全流程安全監管機制,從工藝安全、物流安全、產品監管到緊急響應、職業健康、污染防治、與社區對話、保安等,無所不包。這種安全管理上的“軟實力”,正是國內一些企業缺乏的。
除了救災理念上落后,部分行業的技術標準落后,地方安監、質檢等政府部門執法不嚴等情況,更加大了工業防災的難度。 近年來南京曾多次發生管道被挖斷事故。2007年12月,南京地鐵施工天然氣管道破裂引發爆燃;在“7·28”爆燃事故發生前后,南京還發生過兩起此類事故,一次是航空煤油管線被施工挖斷,一次是丙烯管泄漏事故。然而,事故頻發并未警醒當地有關方面。根據南京安監部門和警方調查,“7·28”事故發生地的拆遷工程早已結束,但事故責任人董來榮認為廠區內可能還有廢鋼管,不顧有關人員勸阻仍然違規施工,最終導致了管網被碰裂。
如何從“災害管理”轉向“風險管理”?
連續發生的重大工業安全事件,給工業防災敲響警鐘。有關專家認為,我國工業防災迫切需要轉變思路,變被動應急為主動監管,從“災害管理”轉變為“風險管理”。
當務之急是治理“危化圍城”現象。東北師范大學城市和環境學院陳才教授認為,當前要借產業結構調整之機,抓緊淘汰工藝落后、污染嚴重、安全隱患極大的小化工企業,推動“危化產業”向工業園區集中。另一方面,在新企業布局中要具有前瞻性,避免出現未來企業與城區相融的尷尬。 上海浦東新區近年來經過兩輪調整,通過“區里拿出一點,街鎮補貼一點,企業承擔一點”的原則,至今已累計關閉搬遷小化工企業500多家,三分之二以上的化工企業進入了產業園區,區域內安全生產風險有效降低。
城市應急管理體系中,應將工業防災納入其中。李杰教授說,國內一些大城市曾組織過重大危險源的普查工作,現在這項工作要推廣到基層縣市,并在檢查中彌補安全漏洞。同時,目前國內高危行業的應急事故處理預案大都是框架性的,應當進行細化。
從長遠看,國家應高度重視工業防災的基礎研究和制度建設。有關專家建議將其納入我國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,構建起以事前預防和過程監管為主的工業防災體系。
“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,政府的監管至關重要。”吉林化工學院化工系李健秀教授說,寧可防控裝置建完后長期得不到利用機會,也要根除事故隱患,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發生。
深圳市世和安全技術咨詢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李工業園甘李六路12號中海信創新產業城14A棟1802、1803
電話:0755-86605568
傳真:0755-26425558
